ICU在世界上有30多年的歷史了,現已成為醫(yī)院中危重病人的搶救中心。ICU的監(jiān)護水平如何,設備是否先進,已成為衡量一個醫(yī)院水平的重要標志。
關鍵詞:ICU凈化工程 ICU病房 重癥監(jiān)護室ICU
解決方案
主要設備材料及施工技術要求
1、空調機組:風冷冷暖管道型,制冷功率52KW制熱功率55KW。
2、電器配件(開關、插座)。
3、彩鋼夾心保溫板:厚50,企口密閉型,面板厚度0.476,聚苯乙烯填充料,容重≥14克,氧指數≥30.
4、配套鋁合金型材:電泳處理,厚度≥1.0。
5、外窗采用鋁合金中空玻璃固定密閉窗,圓弧壓線,電泳處理。
6、淋浴間采用厚8mm鋼化玻璃移門。
7、照明燈具:薄型吸頂凈化熒光燈,2*40W。
8、配電箱:ABB電器。
9、衛(wèi)生潔具:立柱洗手盆、拖把池、洗槽、坐便器。
10、多功能醫(yī)療柱及醫(yī)用氣體管線、橡膠地板及呼叫系統。
11、衛(wèi)生間、淋浴間或處置室墻壁貼瓷磚,地面采用防滑地磚。
12、新增空調機房屋頂須放置空調室外機,設計時應考慮荷載。
13、開水器處應預留電源插座。
14、新開門洞上方應設加固過梁。
15、新砌筑外墻應挖深500墻基,再用240墻砌筑至現有地坪高度,現澆鋼筋混泥土板帶,ALC板厚度100.
16、新建房屋應考慮屋面防水排水。
17、施工圖紙設計。
ICU裝修內容
1、吊頂、西檐墻、固定窗、防盜門、裝飾門頭。
2、室內消防栓、配電箱安裝、燈具及線路拆除。
3、室外平臺修整、室內地面找平、新增門窗洞口開鑿粉平。
4、ALC外墻及新增空調機房、處置室墻頂砌筑,墻面氟碳漆處理。
5、潔凈病房內部墻壁、頂棚、門窗及潔凈裝飾。
6、室內動力、電器照明及照明燈具、疏散指示燈具、電源插座布設。
7、凈化空調系統新風、送風、回風、排風管道系統及末端送回風口。
8、凈化空調設備(空調機組、過濾送風單元、排風機)
9、上下水管道系統及衛(wèi)生潔具。
10、室內電話、網絡管線及終端接口布設。
11、輸液導軌及多功能醫(yī)療柱供配電。
12、消防噴淋頭加長鏈接。
特殊工程施工
1、拆除工程施工
2、土方工程施工
3、加固工程施工
4、地下部位結構及防水施工
5、主體工程垂直度控制
6、接點部位接縫處理
7、防滲漏施工
8、層面施工
9、防雷接地施工
ICU病房凈化凈化原理
氣流→初效凈化→空調→中效凈化→風機送風→管道→高效凈化風口→吹入房間→帶走塵埃細菌等顆粒 → 回風百葉窗→初效凈化 重復以上過程,即可達到凈化目的。
ICU工程項目:
ICU工程包括裝飾裝修工程、凈化空調工程、強弱電工程、給排水工程、以及醫(yī)用氣體工程。
ICU病房設備:
ICU的設備必須配有床邊監(jiān)護儀、中心監(jiān)護儀、多功能呼吸治療機、麻醉機、心電圖機、除顫儀、起搏器、輸液泵、微量注射器、處于備用狀態(tài)的吸氧裝置、氣管 插管及氣管切開所需急救器材。在條件較好的醫(yī)院,還配有血氣分析儀、微型電子計算機、腦電圖機、B超機、床旁X線機、血液透析器、動脈內氣囊反搏器、血尿 常規(guī)分析儀、血液生化分析儀等。另外ICU設有中心監(jiān)護站,直接觀察所有監(jiān)護的病床,每個病床占面積較寬,床位間用玻璃或布簾相隔;
ICU主要收治對象:
①嚴重創(chuàng)傷、大手術后及必須對生命指標進行連續(xù)嚴密監(jiān)測和支持者;
②需要心肺復蘇者;
③某個臟器(包括心、腦、肺、肝、腎)功能衰竭或多臟器衰竭者;
④重癥休克、敗血癥及中毒病人;
⑤臟器移植前后需監(jiān)護和加強治療者。病情好轉后,又轉回普通病房。
ICU病房分類:
ICU又分綜合ICU和專科ICU(如燒傷ICU、心血管外科ICU、新生兒ICU等)。
CCU是專科ICU中的一種,第一個C是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的縮寫,是專門對重癥冠心病而設的。
SICU是外科重癥監(jiān)護病房;
NICU是新生兒重癥監(jiān)護室;
PICU是兒科重癥監(jiān)護病房。
ICU的平面設計以潔污分流為原則,ICU病房凈化工程為提高醫(yī)院質量,減少或消滅術后感染,提高術后恢復質量和速度。
為提高醫(yī)療質量、減少或消滅術后感染。現代先進的凈化技術被各級醫(yī)院廣泛用于手術室、產房、中心護嬰室、燒傷病區(qū)、ICU、血液透析房、中心供應 室、藥廠等。國外醫(yī)院數據表明:采用凈化技術,術后感染率從8.9%下降為0.26%,而采用超凈化技術,術后感染率僅為0.1%。為此,近年來我國各級 醫(yī)院已踴躍采用先進的凈化技術,大大促進了醫(yī)院的現代化建設。
公司經多年的研究、探索與實踐,已總結出一整套流程規(guī)范、材料設備先進、布局合理、結構牢固美觀、造價實惠的凈化層流手術室技 術設計及施工方案。為數家醫(yī)院提供了符合國家標準的凈化手術室、凈化產房、ICU、NICU室、實驗室和潔凈廠房工程。創(chuàng)造了一個溫濕度適宜、空氣清新、 無菌潔凈、高品位裝飾的醫(yī)療環(huán)境,提高了醫(yī)療質量和醫(yī)護人員的工作效率。
ICU的設置
ICU的建立是多種多樣的,各種ICU的建設是結合各個醫(yī)院的樓宇結構而設置,因為ICU病房往往和其他科室、病房相鄰,因此在建筑設計時需要綜合考慮,有的以護士站為中心,其周圍一圈為監(jiān)護室;有的以護士站為中心,對面是扇形排列監(jiān)護病床。
ICU病房建設標準
(一)ICU應該有特殊的地理位置,設置于方便患者轉運、檢查和治療的區(qū)域并考慮以下因素:接近主要服務對象病區(qū)、手術室、影像學科、化驗室和血庫等,在橫向無法實現“接近”時,應該考慮樓上樓下的縱向“接近”。
(二)ICU開放式病床每床的占地面積為15~18m2;每個ICU最少配備一個單間病房,面積為18~25m2。每個ICU中的正壓和負壓隔離病房的設立,可以根據患者專科來源和但衛(wèi)生行政部門的要求決定,通常設備負壓隔離病房1~2間。鼓勵在人力資源充足的條件下,多設計單間或分隔式病房。
(三)ICU的基本輔助用房包括醫(yī)師辦公室、主任辦公室、工作人員休息室、中央工作站、、治療室、配藥室、儀器室、更衣室、清潔室、污廢物處理室、、值班室、盥洗室等。有條件的ICU可配置其他輔助用房,包括示教室、家屬接待室、實驗室、營養(yǎng)準備室等。輔助用房面積與房面積之比應達到1.5:1以上。
(四)ICU的整體布局應該使放置病床的醫(yī)療區(qū)域、醫(yī)療輔助用房區(qū)域、污物處理區(qū)域和醫(yī)務人員生活輔助用房區(qū)域等有相對的獨立性,以減少彼此之間的互相干擾并有利于感染的控制。
(五)ICU應具備良好的通風、采光條件,有條件者最好裝配氣流方向從上到下的空氣凈化系統,能獨立控制室內的溫度和濕度。醫(yī)療區(qū)域內的溫度應維持在(24±1.5)°C左右。每個單間的空氣調節(jié)系統應該獨立控制。安裝足夠的感應式洗手設施和手部消毒裝置,單間每床一套,開放式病床至少每兩床一套。
(六)ICU要有合理的包括人員流動和物流在內的醫(yī)療流向,最好通過不同的進出通道實現,以最大限度減少各種干擾和交叉感染。
(七)ICU病房建筑裝飾必須遵循不產塵、不積塵、耐腐蝕、防潮防霉、防靜電、容易清潔和符合防火要求的總原則。
(八)ICU的設計要求應該滿足提供醫(yī)護人員便利的觀察條件和在必要時盡快接觸病人的通道。
(九)除了患者的呼叫信號、監(jiān)護儀器的報警聲外,電話鈴聲、打印機等儀器發(fā)出的聲音均屬于ICU的噪音。在不影響正常工作的情況下,這些聲音應盡可能減少到最小的水平。根據國際噪音協會的建議,ICU白天的噪音最好不要超過45分貝(A),傍晚40分貝(A),夜晚20分貝(A)。地面覆蓋物、墻壁和天花板應該盡量采用高吸音的建筑材料。
(十)ICU應建立完善的通訊系統、網絡與臨床信息管理系統、廣播系統。
-